2020-02-21 21:34:15 浏览数:0
一、基本信息
姓名:姜雯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72.10
学历/学位:研究生/博士
职务:无
职称:教授
学术兼职:山东省作物学会理事
研究方向: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精确灌溉施肥制度研究;土壤耕层结构优化轮耕制度研究
电子邮箱:jwen1018@163.com
三、学习工作经历
1993.09-1997.07 莱阳皇冠welcome体育登录入口, 获学士学位
1999.09-2002.07 莱阳皇冠welcome体育登录入口,获硕士学位
2000.07-2002.04 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访问学者
2003.05-2008. 2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Wageningen University),获博士学位(与
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培养)
2016.7-2017.2 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访问学者
2005.08-2007.10 莱阳学院植物科技学院 讲师
2014.10至今 皇冠welcome体育登录入口 教授
四、科研项目
1、“基于增氧滴灌的盐碱地玉米根区微环境调控效应机制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023-2026(主持)
2、山东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2021-2025(主持)
3、 “华北平原轮耕轮作模式优化与肥沃耕层结构层次构建技术”,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6-2020(主持)
4、 “农牧有机废弃物生物多效堆肥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 青岛市科技惠民示范引导专项2021-2022(主持)
5、“小麦、玉米周年滴灌水肥一体化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2020(主持)
6、“青岛市夏玉米应变抗逆丰产高效农艺与农机配套栽培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青岛市民生计划,2013-2015(主持)
7、“粒富锌基因型旱稻锌积累生理与分子机制的研究”,国家自然基金,2013-2015(主持)
8、“小麦-玉米周年水肥资源高效利用与耕作技术研究”,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2020(参加)
9、“胶东丘陵区周年小麦-玉米氮素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2016 (参加)
10、“鲁东丘陵干旱区小麦玉米节水稳产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 "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支撑,2012-2016 (参加)
五、学术成果
发表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论文:
1、Sun Q, Zhang P.Y.,Zhao Z.X.,L1 X.J.,Sun X.F.,Jiang W. Continuous wheat/soybean cropping influences soybean yield and rhizosphere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gronomy. 2023, 13(1), 28. https://doi.org/10.3390/agronomy13010028
2、Jiang W.,Thapa S.,Jessup K.,Hao B.,Xue Q. Corn response to later than traditional planting dates in the Texas High Plains. Crop Science.2020,60:1004–1020. https://doi.org/10.1002/csc2.20042
3、Stomph, T. J., Jiang, W., Van Der Putten, P. E., & Struik, P. C. 2014. Zinc allocation and re-allocation in rice.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5 :34-41.
4、Stomph,T.J., Jiang, W., Struik, P.C. 2009. Zinc biofortification of cereals: rice differs from wheat and barley. Trends in Plant Science.14, 123-124.
5、Jiang,W., Struik, P.C., van Keulen, H., Zhao, M., Jin, L.N. & Stomph, T.J. 2008. Does increased zinc uptake enhance grain zinc mass concentration in rice?Annals of Applied Biology.153, 135-147.
6、Jiang,W., Struik, P.C., Zhao, M., van Keulen, H. Fan, T.Q. & Stomph, T.J. 2008. Indices to screen for grain yield and grain-zinc mass concentrations in aerobic rice at different soil-Zn levels. NJAS Wageningen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55, 181 – 197.
7、Jiang,W., Struik, P.C., Jin, L.N., van Keulen, H., Zhao, M., & Stomph, T.J. 2007. Uptake and distribution of root or foliar applied 65Zn after flowering in aerobic rice. Annals of Applied Biology.150, 383-391.
8、张瑜,孙武,刘树堂,姜雯*. 滴灌条件下不同种植铺管模式对夏玉米氮素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18,26(2):96-101.
9、张倩, 张洪生, 宋希云, 姜雯*. 种植方式和密度对夏玉米光合特征及产量的影响.生态学报,2015, 4 (35):1235-1241.
10、徐建亭, 姜雯*.不同夏玉米品种氮积累和利用效率差异的研究.玉米科学, 2014,22(4):62-66.
11、张倩, 宋希云, 姜雯*.种植方式和密度对夏玉米子粒灌浆特征的影响.玉米科学, 2014,22(6):91-97.
著作:
《中国北方玉米栽培》,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副主编.
《滨海盐碱地粮食作物丰产增效》,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4,副主编.《玉米群体生理与调控》,科学出版社,2022.6,参编。
授权专利及获奖情况:
主要奖励
1、“玉米温光资源定量优化增产增效技术与应用” 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2019.11, 位次3/9
2、“小麦玉米周年丰产肥水高效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20.12,位次11/12
3、“夏玉米全程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6.12,位次3/7
代表性专利
1、“免耕直播条件下的麦茬夏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方法”,发明专利(ZL201710575743.5)
4、“一种小麦镇压与滴灌铺管一体机”, 实用新型(ZL201721577359.0)
农业地方技术规程
夏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2019年, 2021年和2022年被列为“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
六、研究生培养质量情况
【研究生培养思路】
重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科学研究为主,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文献阅读能力、学术问题独立思考能力、试验技术操作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形成良好的科研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了解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和实践技术能力;实验室重视对外学术交流,创造良好的学习交流氛围,赴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开展学术交流1人次;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做学术报告5人次。
【培养成效】
个人指导的研究生获得校“一等奖学金”10人次,校“优秀研究生干部”2人次,获国家奖学金2人次,学校学术活动获奖3人次。研究生科研产出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发表学术论文18篇,其中EI、SCI收录论文8篇;授权国家专利9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
【就业情况】
至2022年,毕业的11名学生中,6名硕士做中学教学工作,1名在事业单位就职,4名硕士在农业相关公司工作,成为单位骨干。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皇冠welcome体育(中国)官方网站-IOS/Android通用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青岛农业大学 邮编:266109